close

  市政府常務會議
  時間:2014年9月9日
  地點:市政府1號樓新聞發佈大廳
  發佈議題:《關於設立廣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的請示》
  發佈人:廣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趙冀韜
  廣州將從今年開始連續5年投入3億元設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額度6000萬元。昨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廣州市文廣新局關於設立廣州市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的請示。廣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趙冀韜認為,此項資金的設立目標是5年後,廣州市區級以上保護文物都可以得到有效維修,同時建立一套文物損害風險評估體系,“(文物)什麼時候該修、怎麼修,做到體系分明”。
  據悉,廣州以立法形式明確設立文保專項資金的做法領先全國。
  今年的6000萬元7月已啟用
  廣州市今年的6000萬元文保專項資金7月已經啟用,首批安排約4080萬元用於梳理流溪河流域文明資源脈絡等考古和文物保護。
  “今後5年,廣州每年都將投入6000萬元。”趙冀韜說,這一標準是根據往年文物修繕保護的申報量確定的。今年資金的分配情況是,越秀區630萬、荔灣區255萬、海珠區120萬、天河區121.7萬、白雲區75.5萬、黃埔區453.5萬、花都區74.5、番禺區484.1萬、南沙區20萬、蘿崗區110萬、從化區40萬、增城區573萬。“我們到年底要看看資金實際執行情況到底如何。”趙冀韜說。
  文保專項資金有六大用途:需由政府財政承擔費用的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對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搶修的資助;對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修繕、保養的補助;聘請文物保護監督員;文物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對文物保護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的獎勵。趙冀韜稱,6000萬元在上述六大用途中的分配比例分別是:1500萬元、1000萬元、2100萬元、900萬元、450萬元、50萬元。文保部門會根據實際的申報情況進行小幅度調整,但總額度不變。
  每年投2000萬元保護私有文物
  文保專項資金六大用途中,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私有文物)的保護受人關註。私有文物權屬不明確現象普遍,或者私有文物的所有人不止一個,這就導致了在保護私有文物方面難以達成一致意見。趙冀韜稱,對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保養,明確規定由政府出資給予補助。“廣州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確有困難’的限制條件取消了,這將惠及更多的不可移動文物業主。”他透露,今年廣州已經安排1400萬元資金用於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和保養,今年8月31日完成第二批徵集,也將從專項資金中撥款予以保護。從2014年至2018年,對這一專項每年將安排2000萬元左右經費。
  趙冀韜還稱,將結合正在開展的廣州市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明晰每一處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的產權人和產權狀況,據此要求文物業主履行好對文物的修繕和保養義務,確有困難的可以向文化部門申請資金資助。
  私有文物業主可以登錄文廣新局官網(w w w .xw gd.gov.cn)下載申請表,完成資料填寫後,由街道進行確認,然後由各個街道統一向所在區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再報到市裡。“2015年開始申請前,將在網站上公佈詳細申報流程。”趙冀韜說。
  焦點問答
  專項保護對象首先是急難險重
  記者:廣州市率先明確了“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前,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的費用在文保專項資金中予以安排”的規定,那已經出讓了的國有建設用地上發現了文物,還會另行安排資金保護嗎?
  趙冀韜:國有土地一旦出讓之後,我們將不會安排資金。
  記者:6000萬元專項資金中會否再設專項保護對象?
  趙冀韜:首先是急難險重,再按照文物危險性進行評估後安排資金,同時也考慮一些重點項目,把專項資金里用於科研的部分和文物維修資金結合使用。比如流溪河新舊石器時代歷史脈絡研究和搶救。今後像西關大屋等,將會在6000萬元中撥款進行專項投入和專項研究。
  文保動向
  明年6月建成文物信息數據庫
  據悉,廣州市至今歷經5次文物普查,共發現並登記文物普查線索4533條,最終由各區、縣級市政府核定公佈的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為3010處。其中,國、省、市、縣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47處(單體文物1109個),登記保護文物單位2463處。
  “在大量文物需要管理的情形下,管理人員要對文物的大量基礎地理資料,文物受損及搶修過程中的各種信息等進行分析和管理應用。”趙冀韜說,為此廣州正在醞釀建立全市性的文物信息數據庫。
  據透露,廣州市文物保護信息數據庫項目將面向數字文物保護信息共享及應用服務,以文物保護單位的硬件平臺為基礎支撐環境,結合計算機技術、三維激光掃描、網絡技術、虛擬仿真、W EBG IS等技術進行融合創新,制定一套適合廣州市文物保護業務相關的綜合信息數據庫體系標準,開發一套滿足多層次需求的文物保護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提升文化文物研究、保護和推廣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今年年底完成普查,預計明年6月建成,”趙冀韜說,還將同時建立一套廣州市文物損害風險評估體系。“將文物之前是什麼樣,修了之後是什麼樣,潛在的風險是什麼記錄下來,作為何時修、怎麼修、是否需要二次重修等的依據。”他解釋。
  9月底建成全市文保監督員隊伍
  廣州市文保專項資金中,每年有900萬元專門用於聘請文物保護監督員。趙冀韜稱,按照計劃,本月15日前,將組建完成市級文物保護監督員總支隊,9月底前,將組建完成全市的文物保護監督員隊伍。
  趙冀韜解釋,文物保護監督員肩負4個方面職責:第一是對文物進行巡查;第二是報告,內容包括文物產權人對文物保護是否到位,文物有無損壞等;第三是清掃文物衛生環境,使文物保持整潔面貌;第四是宣傳文物保護知識等。
  此外,趙冀韜還透露,文物部門還將與網絡媒體進行合作,建立微博、微信公共賬號,實現官方與文保專家、民間團體等“有效和經常性的”互動。同時,推進廣州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6000萬元文保專項資金的用途
  1500萬元
  需由政府財政承擔費用的文物考古調查、勘探、發掘
  1000萬元
  對國有不可移動文物搶修的資助
  2100萬元
  對非國有不可移動文物修繕、保養的補助
  900萬元
  聘請文物保護監督員
  450萬元
  文物保護的科學技術研究
  50萬元
  對文物保護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或者個人的獎勵
  採寫:南都記者 裘萍
  實習生 林禕韻 馬藝天
  C FP供圖  (原標題:三億文保專項資金 今年六千萬已啟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u87uumepb 的頭像
    uu87uumepb

    徐萌

    uu87uume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